浅谈“智慧城市”与“智慧产业”发展
经历了2008-2009年金融危机,如何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成为今后南京城市发展的最大战略任务。在第十六次全委会上,又提出了建设“智慧南京”的战略定位。“智慧南京”这一全新定位的提出,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因为人类经济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且正在跨入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让我们看到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正如邓小平所说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业务和人与人之间通信相比将达到30:1。物联网将涉及无线智能传感网络、微型传感器、传感终端设备、移动基站等多项技术,形成了从技术、材料、元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一、“智慧南京”建设要以创新为先导
在国内最早提出“智慧城市”设想本身就是南京思想解放、思维创新的成果。
南京在全国较早提出建立创新型城市战略,并将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型光电、文化创意作为新兴产业突破口,以科技引领产业,充分展现了城市创新成果。
要建成“智慧南京”,首先要搭建一个支持创新的智慧平台。这个平台要面向社会,支撑并服务创新活动,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力和资源配置力,将在宁省部属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全部纳入南京城市创新体系,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结合的创新体制,让企业成为研发投入主体、创新活动主体以及成果应用主体,推动高校、研究机构的创新成果转化。
二是要重视在宁高校、科研机构在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加强与在宁省部属单位和组织的有效沟通与协调,为它们主动服务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三是要培育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通过中介组织专门化的技术服务,组织、推动各项创新成果转化、转移与扩散,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创新成果经济效益和科技创新对产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从而提高城市总体竞争力。
四是要加快政府组织、管理创新。“智慧型”意味着要变等待服务请求为主动地连续服务,智慧型政府要精简业务流程、降低服务成本。政府机构职责要进一步明晰化与信息化,组织层次扁平化与网络化,政府主体实现电子化与数字化,政府运行程序化、规范化,建立一个更加高效、透明的服务型政府。
二、人才是“智慧南京”的基石
要建“智慧城”首先要有“智慧人”,南京要建成“智慧城市”的关键是人才。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政府管理的支撑点是人才、科技和城市,人才是关键,科技是支撑。所以,要建成“智慧南京”,必须在人才资源开发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用新理念、新原则、新体制、新机制去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尤其是“智慧城市”本身就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技术基础之上,缺乏人才的“智慧城市”只能是“空中楼阁”。
南京之所以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并希望率先实现“智慧城市”目标,和南京本身具备的科教优势、人才优势密不可分。因为,在南京聚集了40多所高校、数百个研究机构、拥有十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以及一大批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特别是汇聚了一批有世界眼光、理论与实践功底扎实的科技精英以及善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企业家。
三、“智慧南京”首先要发展自己的“智慧产业”
“智慧城市”背后是智能设备和技术,必然涉及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软件技术及新材料、新器件。它们构成了一条长长的产业链,因而也就隐含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和机会。因此,在提出“智慧南京”战略的同时,必须首先制定出南京自己的“智慧产业”发展战略,让南京的企业、科研院所和大学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并发展壮大,使南京最终成为“智慧城市”和“智慧地球”的技术提供者和利益分享者。
南京具有领先的科技研发能力。如何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与市场优势,需要政府部门制定出产业发展战略,推动校企联合、组建产业联盟、完善上下游配套、优化资源配置,成立南京“智慧产业”战略研究智库。集中优秀人才制定“智慧产业”发展规划,进行联合技术攻关,占领射频自动识别、微传感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制高点,为南京在新一轮信息化浪潮中争得先机。
四、“智慧城市”要彰显城市特色并惠及市民
在IBM关于“智慧地球”的研究报告中,“智慧城市”具备下列特征。(1)灵活。能够实时了解城市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并能适当即时地部署资源以做出响应。(2)便捷。远程访问“一站式”政府服务,可在线学习、购物、预订和进行交易。(3)安全。更好地进行监控,更有效地预防犯罪和开展调查。(4)更有吸引力。通过收集并分析数据和智能信息(如客流和货运)来更好地规划业务基础架构和公共服务,从而创造更有竞争力的商业环境吸引投资者。(5)广泛参与合作。实现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常规事务的整合以及与其他私营机构的协作,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6)生活质量更高,越少的交通拥堵意味着越少的污染,降低交通拥堵和服务排队所浪费的时间。(7)更少的污染和更完善的社会服务。
摘录:《改革与战略》2011年第9期